影视剧中有一类情节经常见到,而且每一次出现都会引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。
那就是单纯少女遇上渣男,最后被PUA,被家暴,而且女孩子还不醒悟,一次又一次被对方欺骗和利用。
在影视剧中,这样的故事一般会有一个好的结局,要么女孩子最终觉醒,报复渣男,要么主角进来暴打渣男,拯救被伤害的女孩子。
但是在现实中不一样,现实中女孩子即使离开了这一个渣男,可能下一个遇到的还是渣男。
为什么呢?最近看到一本这方面研究的书《人际磁石综合征》,讲的就是吸渣体质和渣渣之间的不健康亲密关系,它们的根源是什么?要如何改变?
这种看似正常,其实相互折磨的两性亲密关系背后,是人的两种心理行为模式。
以前我们对它的解释,是站在女性的一方,说这是圣母心,是心中那种想要拯救渣男的圣母体质在发挥作用,根源可能来源于对父亲的某种怨恨。
童年时期,父亲对妈妈,对自己没有足够的爱,而且也很坏,她心中想要改变这一切,想要在成年后通过改变另一半的方式,重新获得童年时期未完成的圆满。
有些人一辈子都被童年给滋养,而有些人一辈子都在治愈童年,我想说的就是这种心结。
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,这类相互折磨的亲密关系,不仅仅是男渣女依赖,反过来的也有,男性变成依赖体质,而女性变成自恋自私的渣渣角色也不少。
其中依赖一方的受害者,往往是那些自尊和自我价值比较低的人,他们会在亲密关系中持续遭遇挫败和痛苦,但是却离不开,甚至还会锲而不舍的迷恋、追求那些伤害自己的人。
伤害一方也有鲜明的共性,他们在某一方面条件出众,但拥有自恋型人格,习惯在亲密关系中操控对方。
受害者和伤害者,他们会像磁石的正负极一样彼此吸引,在茫茫人海中认出对方,然后共同构建起这种充满伤害,但又难以摆脱的共生关系。
这类关系一开始很容易误导人,因为特殊的吸引,让他们的恋爱变得特别的“甜蜜”,就像药物上瘾一样,随着时间推移,双方情感上的“耐药性”会开始逐渐显露。
于是双方需要更多的刺激,才能有更多的快感,也就是大起大落的虐心恋,换成电视剧中就是频繁的吵架和矛盾,甚至自残、分手和复合。
再然后,幡然悔悟,继续作,继续悔悟,来来回回进入一个相互折磨的循环。
其实这类亲密关系的冲突感也好,戏剧性也好都是最强的,前半部分像极了偶像剧中的甜蜜恋爱模式,后半部分则是“错付”的模式。
所以你会发现,很多你身边感叹和羡慕的恋爱模式,有可能就是这类不健康模式的开端。
健康的关系,往往是一步一步来,一点点甜蜜,一点点磨合,而不是一开始就像吸毒一样让人沉浸让人疯狂。
那么问题来了,依赖者和伤害者心理行为模式是怎么来的呢?
有心理学医生尝试给出了一种解释,也是现阶段比较普遍的解释视角——原生家庭。
这两类人的家庭非常相似,就是父母双方,或者其中一方必然也是渣渣,也就是自私、自恋、掌控欲非常强的人。
在这样的家庭里,孩子和父母就是操控和被操控的关系。
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就有两种模式——一种是反抗,一种是迎合,反抗者一般是一般是一边模仿,一边对抗,模仿着模仿着就变成了自恋者,变成了伤害者,也就是说他们像接力赛一样,接过了父母身上的自恋操控者角色。
另一种选择迎合的孩子,也就是学会放弃自我,放下自尊,开始迎合和讨好的孩子,就会容易变成依赖受害者。
这两类孩子一旦长大后相遇,就会在对方身上看到“熟悉”的感觉。这种熟悉会唤醒他们身上原生家庭带给他们的模式,这种模式启动,也是就会所谓的“爱情”。
这个解释框架其实挺悲观的,因为人群中自恋的人群比例是固定的,甚至随着不同的文化,不同的国度,还会有增加。
那么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,就很有可能变成依赖者或者伤害者,然后他们继续结合,继续传承。
也就是说这一类亲密关系会持续不断地传承下去。
当然也有好消息,现在的认知心理疗法,已经开始有了一些干预措施,也慢慢能够帮助依赖者走出这种循环,让他们进入一个健康的亲密关系,从而治愈自己。
如果我们也有这一类倾向,这一类吸渣体质,该如何自我调整呢?
一开始肯定要有意识到自己正在一段不健康的关系中,并且能够找咨询师,或者有自我疗愈的决心。
再然后就是解毒,忍受内心的孤独和寂寞,甚至对于被操控的渴求,让自己处于戒断,甚至找一个替代品也行。
最后就是进入一个健康关系的初步建立阶段,尝试给你的大脑建立新的神经连接,建立起新的认知反馈,彻底和过去那个潜意识里的低价值、低自尊的自我进行切割。
这时候,你就可以学习自爱,学习认识一个新的自己,并建立一段健康、平等、全新的亲密关系。
当然,这个很难,最好有专业的人慢慢陪伴,亦或者你自己状态不是很严重,自己一点点扛过来。
禁止留言联系方式
评论得积分,积分可在商城兑换奖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