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岁的小陈(化名)是一名大四在校生,大学坐落于沿海城市,大学期间小陈常常“混迹”于各种同学聚会,再加上优渥的家庭条件,海鲜、啤酒早已成了他的家常便饭。
几天前,小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第一足趾内侧疼痛,皮肤色泽呈红色,皮温升高,关节有肿大的征象,症状逐渐加重,不能正常行走,尤其夜间疼痛更为明显,严重影响睡眠。
小陈忍受不了足趾的剧烈疼痛,于是前往医院就诊。
就诊时,医生检查小陈的右足发现局部红肿,无破溃,体温正常,患者发病后进食尚可,但睡眠质量较差,大小便正常。
出现右足第一足趾内侧疼痛以后,小陈并未进行任何处理。
医生在询问了小陈的病史之后,怀疑小陈罹患了痛风,建议小陈进行血常规、血常规等检查。
检查结果显示,小陈的尿酸值为519.5μmol/L,是你尿酸超标,是痛风。
晚上出现这几个症状,说明尿酸已经超标~
1、异常口渴
身体内部的尿酸很高,所以身体会发出口渴信号,促使患者摄入更多水分排泄尿酸。
如果睡前异常口渴,就需要注意是不是尿酸水平升高了。
2、尿液异常
尿酸盐的结晶会使尿液颜色变得深且浑浊,出现持久的泡沫。尿酸结晶还会刺激膀胱,引起频繁的尿意,但通常来说每次尿量会比较少。
3、下肢浮肿
尿酸水平高会影响肾脏功能,无法有效过滤和排出多余的水分,还会导致下肢浮肿。如果早起发现下肢浮肿的症状加重了,通常就是尿酸升高的表现。
4、疼痛加重
痛风会使患者的关节处出现尿酸的结晶,患者往往疼痛难忍,
如果出现以上几种症状,疼痛难忍,做好以下几件事可以缓解疼痛:冷敷患处、抬高患肢,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、依托考昔等药物缓解症状。
其实,很多痛风患者想吃什么就吃什么,不懂忌口也完全不想忌口,到了发作的时候就开始后悔。
不想痛风加重,以下几种食物不要吃!
1、可乐、果汁等含有果糖的饮料
有研究显示,长期过多地摄入果糖会明显升高血尿酸。
像可乐、橙汁、果茶等都属于含果糖的饮料,果糖代谢的过程容易升高血尿酸水平,加重痛风症状。
2、大部分海鲜
三文鱼、贝类等大部分海鲜都属于高嘌呤食物,痛风的人不能吃。
但海参、海蜇反而属于低嘌呤食物,比某些蔬菜还低,每100克的嘌呤含量仅为10毫克,痛风患者也可以少量食用。
3、动物内脏
牛、羊、猪等哺乳动物的肉称为“红肉”,红肉的嘌呤含量相对较高,要少吃;猪心、猪肝、肾、脑花等动物内脏也要少吃,嘌呤含量比红肉还高,更应该忌口。
可以少量食用鸡、鸭、鹅、鱼等白肉。
4、啤酒
人体消化酒精产生的乳酸会影响尿酸的正常排泄,同时还会促进嘌呤的代谢,血液中的尿酸会越积越多。
而且很多人喝酒都是配着海鲜、肉类等食物,常常有很多痛风患者在满足口腹之欲后,痛风又复发了。
避免痛风发作,还需要做什么?
北京市隆福医院神经内科医师韩隆胤表示,除了降尿酸,还要做好以下几件事:
1、保证运动和饮水量
在痛风急性发作一段时间后,就要着手开始运动。除了饮水外,运动是另一种能有效降低尿酸水平的方法。
另外,痛风患者比正常人的饮水量大,每天要保持2升以上的饮水量,有利于促进尿酸排泄。
2、注意保护关节
在痛风的情况下,关节本身就比较脆弱,如果在运动中不保护关节,很容易造成急性扭伤、慢性劳损等。
所以,在运动锻炼时要注意强度,网球、羽毛球等剧烈运动就不要参加了,也不要长时间走路,开空调、寒冷季节要注意关节的保暖。
小结
痛风患者晚上如果出现异常口渴、尿液异常、下肢浮肿或疼痛加重等症状,意味着尿酸水平已经超标,痛风病情加重了。
为了缓解痛风疼痛,可以采取冷敷、抬高患肢等措施,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、依托考昔等药物缓解症状。
痛风患者应避免摄入高果糖饮料、高嘌呤海鲜、动物内脏、啤酒等食物,还需要保证适量的运动、每天2升以上的饮水量,避免剧烈运动、关节受凉。
少吃海鲜,少喝啤酒,多吃五谷 ,多吃蔬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