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爱”与“性”可以分离吗?

你听说过“杏爱分离”这个词吗?

“杏爱分离”,顾名思义,就是将杏与恋爱分离开来。

出轨的丈夫说:“我和那个女人只是上了几次床而已,我根本就不爱她。老婆,我爱的还是你啊。”

恋爱中的男友说:“恋人接受不了婚前杏行为,所以我找了一个pao友。把爱给恋人,和pao友解决需求。”

不少人光听这个说法会有些匪夷所思,但举出实例来之后又让人恍然大悟:“这就是杏爱分离?tm的不就是出轨吗?”

但“杏爱分离”除了这两种可以被称之为出轨的情况外,还有一种更为常见的类型。

那就是单身男女们自由寻找床伴,彼此之间不存在除了杏之外的任何关系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约pao。

这种形式的私生活虽然并不算光彩,但毕竟大家都是单身没有什么责任在,所以好像在道德层面上并没有什么值得诟病的地方。

“爱”与“性”可以分离吗?

所以,“杏爱分离”到底是出轨的借口,还是确有其事?

1、能分离吗?能

为何会有“杏爱分离”

在没有感情基础的情况下就发生杏行为,听起来很荒谬,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是屡见不鲜。

《礼记》有言,“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。”人食五谷杂粮,有七情六欲,会有生理需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。

但有稳定恋爱关系的伴侣并不是想有就有的。单身的理由很多,可能是爱而不得,可能是没有遇到合适的人,也可能是自身情况复杂不适合建立恋爱关系……

恋爱不可能总是能谈到,但生理需求却会一直存在。

如何在没有伴侣的情况下解决生理需求,其实是大多数人都会面临的问题。

于是,有的人选择购买小玩具自娱自乐,有的人铤而走险踏上了pc的不归路,也有的人开始物色pao友,不求患难与共,只要各取所需。

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,各种社交软件也层出不穷。基于这些网络交友平台,约pao也随之变得更加容易。

不必再担心约见熟人时会有什么泄密,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因为共同的生理需求达成共识。

他们在房间里完成亲密交流,回到现实生活中又变成陌生人,离开时彼此之间不知道名字,甚至连相貌也会逐渐忘记。

原来在没有爱的情况下,也能完成亲密交流。

“爱”与“性”可以分离吗?

假分离,真出轨

证明了无爱之杏的存在后,不少人便理直气壮了起来:“我没有出轨,我只是将二者分离了而已。我的爱只属于我的伴侣,只是在和别人一起解决需求罢了。”

想知道ta是真开放还是纯粹的为自己的不忠找借口,将心比心一下就知道了。

ta是否能接受自己的恋人和自己一样,和别人解决生理需求,但爱的只有ta呢?

如果看到ta恼羞成怒,那就别再自欺欺人了。

即便ta坦然地表示接受,那也不是原谅的理由。

与单身不同,恋爱和婚姻对伴侣之间存在责任,其中就包括了在杏事上的忠诚。

2、一种危险的境地

抨击完了以“分离”之名出轨的人之后,单身人士们的“杏爱分离”似乎就更合理了一些。

但是大多数接受了“无爱之杏”的人,往往会陷入一种更加危险的境地。

高风险杏行为的后果

首先就是各种传染病。

没有固定伴侣,亲密交流的对象又大多是陌生人。

稍有不慎,就会应了那句玩笑话——

“梅”事的,概率为“淋”!“疣”什么大不了!“艾”情不就来了!

“爱”与“性”可以分离吗?

许多老司机就会多长几个心眼,比如见面前先看体检报告,或者拿着四合一检测试纸现场检测,确定阴性了才开始深入交流……

又或者是寻找一个长期固定的“搭子”,两人不谈感情,只是各取所需。

但即便生理上的危险解决了,心理上的危险却依然存在。

精神的日益空虚

与大众想象的不同的是,走上“无爱之杏”的人未必是真的想要“万花丛中过,片叶不沾身”,而是基于更多精神与情感上的渴求。

不可否认,不少人只是想要解决生理需求。

但相对更加庞大的,是渴望亲密关系、想要获得关注、又或是为了从失落的痛苦中转移注意力,最后陷入了醉生梦死的生活之中而无法自拔。

有研究表明,有抑郁倾向和低自尊的人更容易尝试无爱之杏。

在床笫间短暂的交流中,他们像恋人一般亲密,可以让彼此之间放松身心。这种亲密关系不需要花费时间精力来经营,但来的容易的同时消失的也快。

“爱”与“性”可以分离吗?

不少人在结束之后反而会陷入更大的失落之中,在精神上愈发空虚,进而寻求下一次的交流,然后再度陷入失落。

就像是饮鸩止渴一般,让自己的心理防线一点一点地瓦解,逐步走向崩溃的边缘。

如果不只是想要亲密交流时的愉悦,而是更多期待那种类似情侣一般的短暂时光,那么这样的“无爱之杏”绝非真的无爱。

3、写在最后

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,人们对于“性”的认知逐渐开放。杏爱分离被拉到明面上讨论,也正是一种体现。

我无法说这样究竟是好还是不好,也不会对此进行提倡或是抨击。

只能说,如果现阶段的生活并不能让你快乐,甚至会让你感到痛苦,那或许你应该试着切断现在的生活模式,转而进入一种新的状态中来。

不要因为孤独而陷入病态的亲密关系之中,要相信自己值得被爱。

声明: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点击联系我们,核实后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橙子专栏

“自摸”和“他摸”有什么区别?

2024-11-18 17:30:03

橙子专栏

那些跟亲密关系有关的心理学“效应”,你都知道几个?

2024-11-19 10:24:45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
禁止留言联系方式

评论得积分,积分可在商城兑换奖品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