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很爱他,很想和他一起好好过日子,他也很爱你,并且你能看得到他为你做的付出。可是在感情中,你们却经常冷战、吵架,一点很小的事情就会破坏你们的感情,明明很相爱,但是过不好。
为什么会这样?
因为,「爱」对方和「会爱」对方,是两件事。
你会发现相互折磨的人,常常有两种表现:
1.觉得坦诚沟通,意味着不需要经营技巧。
两个相爱的人,自我暴露程度很高。
在爱情里有足够的安全感,去把自己不自信的,甚至是缺点的,黑暗的一面暴露出来,也相信对方有足够的爱去包容和接纳自己。
可是,也正是因为过于放心和信任,有时候会把对方当成是自己的延伸,说话时特别不注意,甚至试图改变对方,让他直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。
比如,他觉得上交工资,负担家庭责任就是爱,而你认为多回家过二人世界,多和你进行情感交流,倾听倾诉才是爱,当两个人的认知不一样时,你可能会希望他来满足你的需求,而对于他来说,则是被强硬要求了,甚至会认为你要求太多。
于是,明明很喜欢对方,但总觉得对方的付出不如自己的多,在一次次的分歧中,你们会很容易产生不平衡感,总是认为自己承担得最多,最终消耗感情。
2.觉得如果相爱,意味着没有任何失望。
你们会觉得,如果一个人足够爱自己,那他给的爱一定是无条件的。无论生老病死,无论自己怎样伤害对方,他都会不离不弃。
一旦对方有不同的想法,表达自己的要求,你可能会觉得被伤害了。因为,“如果你爱我”,就应该满足我的情感需求,就应该不会让我生气,就应该让我拥有高浓度的情绪价值。
很多时候,对伴侣的失望,并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,而是因为他没有满足潜意识里的高期待。他对你付出了很多,可是没有达到你内心的标准,你就会忍不住否定他的所有,觉得他“不爱”。
但他其实是爱你的,只是没有按照你的模板走。比如,他很少和你聊自己的工作,你觉得他是在把你排除在外,但也许,他只是不想把焦虑传递给你。
面对这样的困境,还有解决的方法吗?
答案是,去发现自己的绝对化思维,然后去反驳它。
在亲密关系里,你可能会很容易出现绝对化的想法。
比如,如果他爱我,他就应该……如果他不能满足我,那就是不爱我。在不去刻意学习的情况下,很多人的标尺就是非黑即白的,要爱要么恨,很难接受感情里会有波动,会有不连贯的时候。
所以,每当你们生气,吵架的时候,你都可以去回顾一下这些念头,也可以看看伴侣有没有这种想法,接着,找出一些事情去反驳念头。他虽然让我生气,可是回家时还是会给我买零食,他虽然不记得纪念日,但每天都睡前都会撒娇……
这时你就会发现,很多本来会让你们吵得天翻地覆的事情,现在看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了。
禁止留言联系方式
评论得积分,积分可在商城兑换奖品